2)第三百五十二章 小刀锋利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出的体型。

  这种俗称青蛙身材啊,绝对是“三高”的预备役,但用西装包装之后,还真的挺显派头的。

  要不是俩人实在土性难改,袖口的标签怎么都舍不得让剪掉。

  身子直挺挺的根本不敢打弯,生怕弄皱了衣服。

  他们这第一次与国际“接轨”,还真的算是圆满成功了。

  至少算是与与建国饭店大堂的氛围不那么冲突了。

  最有意思的是付钱的时候,或许是这两位本身照着镜子也觉得满意吧,那痛快劲儿可绝非一般人可比的。

  本来宁卫民还担心他们听了价钱嫌贵,寻思是不是再给打个折扣呢。

  没想到他还真是小瞧人家了。

  那魏厂长听了殷悦微笑着报出的四百八十的价钱后,连磕巴都没打,伸着胳膊就冲那刘科长一挥。

  那意思麻溜儿快给钱。

  然后这位管钱的亲信,就打开了书包,拿出一沓子大团结一张张的点了起来,随后如数照付。

  好嘛,宁卫民仅仅随便往包里瞟了一眼,就知其财大气粗。

  因为刘科长的包里还有好几沓子的钞票呢,目测怎么也得有个万八千的。

  难怪他们被张士慧给“贼”上了呢,带着这么老些钱出差,名副其实的土豪啊。

  再下来还有戏唱。

  张士慧顺水推舟接这件事邀请宁卫民去喝咖啡,说要表示感谢。

  宁卫民表面上当然要谢绝。

  于是张士慧就故意去撺掇两个川蜀人。

  说宁卫民挣的是外汇券,平时老去友谊商店,他最清楚进口彩电的事儿。

  就这么着,两个川蜀人执着地缠上了宁卫民,苦口婆心的极力邀请。

  那么完全自然而然的,抹不开情面的宁卫民就加入到几个人的商谈中。

  再等到几个人在大堂酒廊坐下来继续一细聊。

  宁卫民总算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大致推测出这里头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敢情这两个川蜀人来京城,主要是代表他们厂跟部里申请外汇,好引进彩电生产线的。

  要办成这么大的事儿,那就免不了要送礼啊。

  也是巧了,初来京城的他们,正为缺乏搞物资的门路而着急的时候。

  老天爷就把张士慧阴差阴错地“送”到了他们面前。

  当时,正在和别人做交易的张士慧,居然抱着烟酒“敲错门”了。

  再然后,他们彼此就认识了。

  于是两个川蜀人面临的一切困难也就都有了解决的办法。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张士慧几乎无所不能。

  不但能给他们找来好烟好酒,能带他们来这么高档的地方用人民币买外国人穿的西服。

  而且还答应了他们一定可以帮忙搞一些原装的进口彩电回去当参考的样品。

  所以眼下,魏厂长急着跟宁卫民打听的就是京城有关进口彩电的信息。

  到底什么价钱?什么牌子?什么尺寸?怎么才能买到?

  不用多说,眼下这情况谁不明白,宁卫民也明白张士慧和两个川蜀人之间,到底是怎么个“碰巧”的缘分。

  同时他心里也是一个打闪,意识到似乎自己偶然的又见证了一下历史。

  这两位川蜀人就职的飞虹厂,怕是日后会发展成共和国中南部第一家上市的集团公司。

  所以他们这次来京多半是能够达成所愿的。

  甚至跑下来的彩电生产线恐怕就是他们起家的基础。

  至于说到张士慧,宁卫民对其最欣赏的地方,除了这小子善用内应,居然懂得用这钓鱼一样的办法接触目标之外。

  最关键的,恰恰在于这小子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捞取最大的利润。

  拿这俩川蜀人来说吧,本来搁其他人,也就是卖他们点烟酒就罢了。

  但对于张士慧就大不一样了。

  他真是会动脑子,一点没糟践机会,通过深度挖掘,连私带公的业务他全照顾到了。

  看样子,要不把烟酒、服装带彩电全卖给俩川蜀人。

  把他们包里的钱财全掏空,大概是不肯罢休的了。

  这样的业务素质,怎么能不让宁卫民满意啊?

  没的说,必须得好好配合。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