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35章:中小盐商尽欢颜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商部尚书凌敬撰写的有关青盐的文章时,这个从事食盐生意的商人更加激动了。

  食盐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关系到治下千家万户,另一方面是和朝廷税赋息息相关。大隋忽然多了西海这样一个产盐重地,对缺盐大西北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尤其是文章上说‘青盐’产地西海,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数百个盐湖,又有官道与黄河之便,不仅是产量巨大、运输便捷,还离缺少食盐的雍凉二州非常近,相对于其他地方的食盐来说,无疑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朝廷将青盐纳入官营体系的政策,无疑让那些从食盐之中牟取暴利的商人咬牙切齿。

  这些盐商知道粮商就吃了供销社平价粮的大亏,导致一些大粮商差点破产,他们之前还幸灾乐祸,可如今,纳入平价体系的青盐一出,直接打破了盐商对食盐的垄断,他们牟取暴利的日子即将结束。

  而这名盐商却是雀跃欢呼,因为他没有自己的盐井、盐湖,以前都是从一些大盐商手中高价拿到一点点,然后分销他处,利润微薄不说,还要受人的气,动不动就被卡脖子。

  现在好了,这青盐一出,那么他们这些小盐商接下来,就能像那些小粮商一样,可以直接从商部管理的供销社进货,然后以朝廷规定的价格卖往他处即可,虽然利润差不多,但至少不用看人脸色,更不用受制于人,轻松愉快就能赚到钱。

  当下不再犹豫,立即跑回家中,拿出大半积蓄和商部颁发的营业执照,然后让人驱逐马车,来到东市市署,打算采购盐票票据。

  这种票据之前就在粮食方面投入使用了,粮商先从官府买走粮票,然后可以用粮票在各地供销社领取相应数目的粮食,无需长途跋涉。这样一来,各个粮商需要多少就能就近领走多少,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又可以避免粮商囤积居奇,还能让各地粮商相互竞争,避免他们私自加价。如此一来,粮价大降,最终受惠的是天下百姓。

  这套方案操作得相当成熟,所以在食盐方面,也沿用过来。当然了,获得这种票据商人,必须要有商部颁发的营业执照,这是便于商部统一监管,若是这些商人恶意加价,超过朝廷规定的浮动标准,百姓可以到官府举报,若是举报准确,商部不仅会收回营业执照,还要没收这类商人的不法所得,重者还要判刑。

  他到了市署之后,一眼就看到了陈列在盘中的青盐,这些青盐本身就是天然的上等食盐,再加上大隋现在执行的提纯技术,不但口味好,而且卖相极佳,一看就知道是上等食盐,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品尝一把后,他毫不犹豫的买下五万斤的盐票。

  对于他这样小盐商来说,不说从大盐商手中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