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第七十九章_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土房里挖了一个超大池子。

  强盗小偷来了,要不是瞧见那几扇玻璃窗值钱,恐怕会立刻调头离开,因为根本不相信里头有值钱玩意。

  陋室出珍珠,这种强烈反差引起人的好奇。

  康熙也想去瞧一瞧,北郊庄子还有拆种房,他也想知道送出的三口自鸣钟究竟成了什么模样。自鸣钟是有了哪种奇遇,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出了怀表那般精巧的器物。

  当下,加快批阅卷子的速度。

  这一次突击摸底考的结果基本在预料之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做父亲的要求严格,孩子所掌握的知识就越多。考核内容不只是传统四书五经,也掺杂了部分数理题。

  令康熙心情好些,数理题的答题率比想象中要高。

  说明那些大臣关注了皇上在教育方向上的理念变动,跟得上形势,给孩子们加了数理课。

  其中,当属老四家的弘晖成绩最为优异,他的解题思路清晰,连三道附加题也做出来了。

  虽然只有七岁,但数理方面的知识储备扎实,不只远超一众同辈考生,甚至能比过叔叔伯伯。

  三道附加题,正是去年康熙对儿子们与青年一辈官宦子弟的考题变种。当时能准确作答的人,用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而此次仅有弘晖一个孩子答对。

  这不好说是不是老四给押题了。

  即便是准确押题,弘晖也不可能是死记硬背。

  因为题干发生了极大变化,他必是掌握了计算物体面积的数理方法才能做题。

  三岁看老。

  这话,康熙信也不信。从前他觉得太子会聪明伶俐一辈子,但如今看来环境会改变一个人。

  胤礽小时候很聪慧,用弘晖与他比较也算不相上下。

  如今,胤礽却连儿子都没教好。

  此次一共有七个皇孙参加考试。太子家的弘皙是皇长孙,他的成绩却不出彩,连前三都没排到。

  弘皙九岁,比堂弟们学习的年岁要长。

  自幼生在毓庆宫,四岁就入上书房,比其他同辈中人有多得多的机会接触名师。可他的文理学识比不过堂弟们,竟然连一笔字也不如老四家的弘昐。

  康熙不是只用一次考核成绩评判孙子们。

  没阅览过其他孙辈的日常功课,但关注过弘皙的作业。知道此番考试不是长孙失常发挥,就是正常水平。

  这个结果是怎么造成的?

  两种解释,要不就是弘皙天赋平平,要不就是他读书不够用心。

  若是前一种,尚未发现弘皙下定勤能补拙的决心;

  若是后一种,不得不说就是太子没怎么关心儿子的教育。

  不论哪种情况,康熙很难对太子与弘皙满意,尤其与老四家的两个孩子做对比。

  偏偏不能透露这种不满,还要夸赞弘皙当属于孙辈最佳。

  言不由衷,即便是皇帝也憋屈,康熙却不得不为之。

  太子近年的表现着实与大度毫无关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