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第八十三章_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四所言,是要取其精华,若能与中医相结合起来,岂不是妙哉。

  可惜,如今真正与他理念一致的人太少。

  太医院使用金鸡纳霜时畏首畏尾,更不提搞破膛开肚的研究。

  不能一蹴而就地强行推广,有的错误不能重蹈覆辙。

  二十岁时,强行裁撤三藩,多少有些年轻气盛了。

  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些,对吴三桂的反抗之心考虑得更全面些,那一场对峙就不必持续八年。

  撤藩是不得不为,威胁到大清存亡的必行之事。

  推行新的医学理念却没有那般刻不容缓,是该徐徐图之,最好是润物细无声。

  活了五十岁,不会再似三十年前激进行事。

  若说是怕被冠上不仁之名,倒也没有太多顾忌。赵祯称得史书上排在前几的仁君了,《欧希范五脏图》不照样问世。

  因此,胤祉大义凛然地说在人身上动刀就是血腥残暴之行。

  持有这般理论的赞同者没几个是真的于心不忍,更多是不愿被新事物的推行触动了固有利益。

  尽管如此,康熙想到朝会上老三的一段段旁征博引,那种恨不得把搞解剖学的人在地上反复踩踏的样子,他真是想把这个儿子扔到护城河里静一静脑子。

  很难不怀疑胤祉的品性。

  十三的母妃去世,胤祉就敢公然剃头。

  一个人满口的仁义礼教,把盗墓罪的罪名背得一清二楚。

  对兄弟母亲的离世却是半点也不放在眼里,连表面上的守孝也做不到。

  敏妃死在初秋,天气已经转凉。老三的头发多留几天根本热不着他,为什么还要迫不及待剃发?

  胤祉不是缺心眼的失误,而是打心眼里没将胤祥当做弟弟,甚至都没当做亲人。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康熙只能以此安慰自己。

  老四就很好,敢于担责任,认了是他监管不周,导致十四与孩子们偷偷出行。

  其实,以十四从小就养成的行事大胆性子,老四怎么监管也会有他照看不到的地方。做哥哥的,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把弟弟给掌控在视野范围内。

  老四已经教得不错了,让弘晖、弘昐颇有实践精神,而老五家的弘昇也被带的活泼起来。这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偷跑去乱葬岗,以后只要多带几个侍卫就好。

  康熙自认没有双标,因看到了希望。他的精神理念后继有人,不仅是老四,老四的儿子们也有传承到。

  如此一来,需要徐徐图之的计划就能够顺利推行。不必担忧继任者改弦更张,中断了进行到半途的改革。

  做皇帝的心里非常高兴,表面上的生气却更重三分。

  本来就知道理学院暗暗流传《心血运动论》。原想着等此学说暗中流传一段时间,再考验一下这批学生的反应。

  不曾想被老三给搅黄了。乱葬岗一事将解剖学被摆到了台面上,不如就趁机试一试众人的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