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第九十一章_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拂衣没太在意一片叶子,她关注的是浩瀚林海。

  终于等到康熙发话,让老四做一份出行计划报告,说说新年开春要去哪些地方,想要如何规划线路。

  崇山峻岭,她来了!

  此行计划往南边去。不是江南,而是两广云贵之地。

  这是康熙给的候选目标地之一。让四阿哥出京,不是去享受的,而是勘察天下民生。

  就提供了两条路线:往西北去,一路探索直到黄河源头;往南去,查一查云贵两广的世情民生。

  武拂衣选择了后者。

  她明白勘察黄河的重要性,康熙非常重视河工治水,才有了第一条线路。

  但,人有所长。

  哪怕略懂一些治水之术,每个时代的科技水准却有不同,绝不可以生搬硬套。

  更希望是能将理论传授给学生,培养出合适的技术性人才。

  部分知识已经编写入理学院的高级班教材中,或是再等几年就能看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官员走马上任。

  选择了往南走,更符合近期目标。

  航海钟已经被搞出来,接下来就是要造一批海船。必须考虑合适的船坞,而它最好靠近出海口。

  虽然康熙开放了四个海关,但西洋来的船只多是停靠粤海关。

  一方面有地理距离便捷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朝廷有意搞政策倾向。

  江南是丝绸、茶叶等等重要经济产物的生产地,可谓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它到京城的距离比广州要近。不可让洋人轻易进入,免得产生不可估量的威胁与风险。

  武拂衣想在海船动工修造前去广州瞧一瞧。只有亲身感受,才能知道如今的中西贸易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另外,也能接触西洋各国海船的实物,说不定上去转一圈就把核心技术都给看透了。

  康熙没有阻止老四进行对西洋船队的调查,但这不是他的着眼重点。他给出南边这条线路,是要摸查一遍三藩旧地的状况。

  三藩之乱过去了二十多年,却也不知道南边发展究竟如何了。

  尽管委派了一波波得力官员,可发生了隆科多为一个别人的妾室叛国,还真不好说不会有第二个别有用心的官员。

  很有必要把老四放出去搞一波暗访,但仍旧有一些顾虑。

  康熙没忘记对老四「撒手没」的行为推测,最终决定把老四家的三个孩子留在京城。

  虽然孙子们该去见见市面,但他们的年纪再大一些,就让弘晖、弘昐以及来年五岁的弘昀,在上书房内再学习三年。

  定下三年的时长,是预见到老四此去南边耗时较久。

  云贵多山,路不好走。外加查访两广,这一圈走下来用时三年算快了。

  武拂衣听到要把三个小子留在京城,第一反应就是四爷府质子出现了。

  皇上想要孩子牵住雍郡王的心,不让老四放飞得太彻底。

  往好了想,是康熙舍不得孙子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