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暴风雨前的平静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临汾的河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郡之时,害怕临汾失守,竟然暗自和诸侯私通,终被发现而死。

  两个人的不臣之举,对于范雎的打击是巨大的。早在商鞅变法之时,秦国就立下了法令,如果当事人犯了罪,则举荐之人与当事人同罪。依照法令,范雎更是要遭受灭族的惩罚。而当时,魏王因为害怕秦国,已经将范雎的家人送到了咸阳,可想而知,当时如果秦王下令依法来论处,范雎难逃被灭族的下场。

  然而,秦昭襄王出于对范雎的信任,将所有的流言飞语都压了下去:敢擅自议论郑安平之事的人,和郑安平一样论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件事情才在秦昭襄王的强权下压了下去,试想如果宣太后、魏冉等人如果还在当政,范雎定然不死也要脱层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郑安平的事刚刚平息之后,王稽之事又发生了,这让范雎一蹶不振。

  想当年,魏齐对他百般凌辱没有压垮他;须贾恶语中伤他,也没有让他消沉;到达秦国之后不得志也没有灰心;魏冉、宣太后权大也没有让他恐惧;即使是号称天下无敌的战神白起,还不是被他玩弄在鼓掌之间。只有这两个人,在他的一生中,被引为心腹和知己,却在一次又一次变故中,让范雎失魂落魄。

  范雎的未来,究竟应该走向何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范雎报仇雪恨、有恩报恩等所有事情完成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人,让范雎的一生颇富争议。这个人就是被范雎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战神白起。

  在范雎廷辱须贾、赚杀魏齐之后,白起就认识到范雎是个度量很小的人。范雎和白起不一样,白起作为一个将军,只要建立威信,百战百胜就可以了。而范雎则是处于钩心斗角的中心地带,当时范雎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心胸狭小的他最后竟然发展到嫉贤妒能的程度,给他造成了另一种并不光彩的形象。而白起,则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对于玩弄阴谋诡计的政治权谋没有任何兴趣。当然,这并不代表白起对于政治就没有一点认识,也不代表他会在军事上和别人真刀真枪地正面交锋。

  他相信:兵者,诡道也。政治上的单纯和军事上的灵活,让白起成为了战国难以超越的一个神话。

  军事上的权谋也间接地影响了白起的政治观念,他不会甘心就范,或者死于政治的漩涡之中。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当初魏冉能够不顾一切地提拔他,固然是因为他有着一般人不具备的军事才能,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他可以作为魏冉等人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重要筹码。他知道,随着秦昭襄王的崛起特别是范雎的加入,秦国必将面临一场风起云涌的角逐,事后谁胜谁负他不在乎,或者他更加偏向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