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型战争形态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见识了下户暴动的可怕力量后,更期盼秩序的上户则主动寻求官府庇护。

  这些人纷纷表示自己愿意积极配合新朝廷的社会改革,绝不给拖官老爷的后腿,只求早点恢复社会稳定,不要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经过同宋两军战争拉锯、归来人清查以及府州折氏分宗迁徙等大事件的涤荡,河东路巡抚使司治下诸州府的社会改革条件已经成熟,甚至还超过了河北与京东两地。

  这种形势下,放缓社会改革进程而盲目进军,就真是丢西瓜捡芝麻愚蠢行为。

  太原府一战打出威名捞足战功的李逵是正乾皇帝的最忠实拥拓,最是清楚皇帝心中民事与军事的轻重缓急,自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扩大战果的请求。

  由此,河东路方面同军重新调整部署,转入战后休整,集中整编战俘,并配合巡抚使司进行社会改革。

  此战中,同军抓获了大几万的宋军战俘,按照同宋两国签署的协议,其中大部分非河东籍者都会被宋廷赎回。

  明眼人都能看出同宋两国的国势强弱相差天壤,而这些亲身经历了大战的战俘更有体会。

  于是,继滑州之战后,这次又出现了部分俘虏不愿回国的情况。

  一些单身汉或家庭拖累不甚重的俘虏在战俘营中积极表现,只求能够得到看管人员青睐,以留在大同治下。

  继续当兵吃粮也行,安排到苦寒北地修路种田也可。

  总之,绝对老实服从安排,不提任何过分要求,只求归附大同。

  这种情况徐泽早有预料,随着大同并吞天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求归附。

  同军不是奴隶贩子,也不缺这一点战争赔款。

  而南民北迁和北民南迁,促进南北交流更是大同的既定战略。

  因此,收到李逵的报告后,徐泽当即作出指示:

  所有愿意留下的战俘尽皆收留,并将其登记造册,由朝廷出面,协调赵宋朝廷送这些人的家属北上。

  结果,因为正乾皇帝的诏令,申请留下的战俘更多了。

  而经济窘迫的赵宋朝廷能减少赎回战俘的开支,自然大喜过望;

  战俘迁出地的官府能缓解人口压力,增加治下官田数量,也是积极配合。

  多赢的结局,皆大欢喜——除了没有强兵而缺乏安全感的教主道君皇帝。

  随着南北分治的时间持续,原本完整体的河东路渐渐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以汾州为界,北面掌控在大同治下的诸州府,有强大的同军庇护,战争阴云已经逐渐散去;有共建会的组织协调,原本激烈的社会矛盾也极大缓和。

  社会改革稳步推进,底层百姓在未来生活的憧憬下干劲十足,正在重建美好家园。

  而南面掌控在大宋治下的各州府,面对同军随时都会南下的巨大压力却一刻也不敢放松。

  各地官府广征民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